來源:中國合成樹脂網 2021-11-18 14:12:25
● 2021年新塑料經濟全球承諾進展報告顯示,經過數十年的增長,簽署全球承諾的品牌商和零售商的原生塑料使用量在2021年已顯示達峰跡象,預計到2025年有望下降近20%。
● 當前取得的進展很大程度上是由回收再利用所推動的,但這并不足以解決塑料污染問題——各方亟需加大力度淘汰一次性塑料包裝的使用。
● 建立針對塑料污染的全球協議的呼聲正呈現前所未有的強勁勢頭。
新數據顯示,新塑料經濟全球承諾(下稱“全球承諾”)的品牌商和零售商已連續兩年減少了包裝中的原生塑料使用量。
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表示,在新塑料經濟全球承諾啟動三年后 ,承諾簽署方的原生塑料使用量已顯示達峰跡象,目前呈下降趨勢。
全球承諾在2021年新增了強制性的原生塑料減量目標,目前全部共65個品牌商和零售商簽署方都設置了相應目標。新承諾將進一步鞏固和加速原生塑料使用量的下降趨勢。若新承諾得以實現,到2025年原生塑料的絕對使用量將較2018年下降近20%。
據估計,新目標與現有承諾若均可實現,到2025年每年將減少800萬噸原生塑料的生產, 這相當于4000萬桶石油被免于開采。
減少原生塑料的使用量是一個可喜的趨勢,但品牌商和零售商在當前的計劃和未來規劃中主要關注以再生塑料逐漸替代原生塑料。然而這只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并無法解決投放到市場上的塑料包裝的總量問題。目前,淘汰一次性包裝的努力仍然不足,簽署方的塑料包裝可重復使用率不足2%,且超過一半的簽署方的塑料包裝的重復使用率為零。
新的行業承諾及行動計劃將為塑料循環帶來切實的進步 所有已簽署全球承諾書的包裝消費品、零售和包裝生產企業均已承諾,到2025年要讓其所有塑料包裝100%可重復使用、可循環或可堆肥處理。 所有已簽署全球承諾書的包裝消費品和零售企業也已承諾,到2025年其塑料包裝中再生材料的平均占比要達到25% ,約為當前全球平均估值水平的10倍。還有一些企業設置了更高的再生材料占比目標,其中,凡爾納&梅茨(Werner & Mertz)、POSITIV . A和沙夫豪森萬國表(IWC Schaffhausen)將目標設定為100% ; Bio-D公司為75% ; 帝亞吉歐(oiageo)和歐舒丹(L'Occitane en provence)為40% ;歐萊雅、瑪莎(M & S)、雅高酒店(Accor)和希悅爾集團也將目標鎖定在了30%。 作為率先簽署全球承諾書的樹脂生產企業,北歐化工和因多拉瑪公司承諾要通過設定具體的再生材料使用目標,將目前基于能源開采和原生材料的商業模式轉變為以材料循環為基礎的商業模式。 包裝消費品、零售和包裝生產企業要實現其2025年目標,在再生塑料方面將產生共計540萬噸的需求——這是迄今在使用再生塑料作為塑料包裝方面最大的承諾。自2018年全球承諾啟動以來,承諾方消費后再生塑料使用量已增加了60%。為了加速塑料使用和化石原料的脫鉤進程,在2021年全球承諾針對品牌商和零售商新增了原生塑料減量的目標,若新承諾得以實現,到2025年原生塑料的絕對使用量將較2018年下降近20%。
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的創始人兼理事會主席艾倫·麥克阿瑟女爵表示:“僅通過回收再利用是無法解決塑料污染問題的,淘汰一次性包裝是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我們的報告顯示簽署方在這方面的投資甚少,這很令人震驚。我們需要更加迫切地關注上游創新,重新思考如何利用無包裝或可重復使用的包裝來交付產品。這不僅可以從設計之初就避免廢棄物的產生,還意味著我們可以從設計之初避免碳排放,同時創造新的商業機會。據估計,僅將20%的塑料包裝從一次性使用轉變為可重復使用,便意味著約100億美元的商業機會。”
全球承諾等自愿性倡議已開始帶來改變,但大量的企業和國家已經認識到,解決塑料污染,僅靠自愿性倡議是遠遠不夠的。全球承諾的簽署方只覆蓋全球20%的塑料包裝。我們需要一個協調一致的全球響應機制,以便整個行業和所有政府部門都能更快的采取規模化的行動。
建立一項關于塑料污染的全球協議的呼聲越來越高。超過80家領先企業和119個國家政府呼吁就應對塑料污染問題達成一項全球協議,已有超過200萬人簽署了公開請愿書以示支持。2022年2月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第二議程(UNEA 5.2)將是一個關鍵時刻,屆時各國政府將磋商包括是否開啟全球協議的政府間談判等下一步行動方案。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格·安德森(Inger Andersen)表示:“全球承諾向我們表明, 包括政府在內的整個價值鏈上的參與者采取一致的自愿行動,已經開始扭轉全球對抗塑料污染的進程。所有簽署方均以透明的方式和約定的指標報告其進展情況,這種做法值得稱贊和學習。這些行動的領跑者們也證明,我們可以將塑料的諸多益處與原生塑料的使用脫鉤,這些具有開創性意義的行動可以通過全面、包容的全球性方法得到推動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