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合成樹脂網 2022-06-27 11:36:16
通常來說,病毒沒有自我復制的能力,不能在環境中長時間存在。然而,新型冠狀病毒大大突破了這一傳統的認知。
今年 1 月,日本京都府立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稱,奧密克戎毒株能夠在塑料表面存活 8 天之久。前不久,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部科研團隊有類似的研究發現:22 攝氏度下,新冠毒株能夠在不銹鋼和塑料袋表面保持 3 天的活性,在無紡布表面維持 1 天的活性;4 攝氏度的低溫下,新冠毒株可在不銹鋼表面維持 9 天的傳染力,在無紡布和塑料袋表面維持 12 天。而且,近期已發生了多起疑似由快遞、外賣導致的新冠傳播事件。
因此,材料表面的抗病毒處理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例如,服裝作為人類的第二皮膚,很容易在暴露于某種微生物環境時攜帶到病毒和細菌,但又難以進行有效且安全的消殺處理。若使用具有抗病毒抗菌功能的紡織面料來制作服裝,將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病毒和細菌的傳播。
近日,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的功能高分子首席專家李景燁研究員帶領團隊,利用電子束接枝改性技術,開發了一種能夠廣譜消殺新型冠狀病毒等包膜類病毒及各種細菌的抗病毒抗菌功能紡織面料,將其用于個人服裝及家居紡織用品的制作,有望助力新冠疫情抗擊行動早日迎來最終的勝利,為健康中國戰略目標添磚加瓦。
值得一提的是,該團隊 3 月還拿到了中國最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的權威檢測報告,證實其電子束接枝技術能夠有效對抗新冠原始毒株與奧密克戎毒株。根據國際公認的抗病毒紡織品標準,抗病毒率超過 99% 可以稱為有效;檢測結果顯示,他們所制備的抗病毒抗菌紡織品對于新冠病毒達到了 99.89% 的抗病毒率,完全符合國際標準的要求。
據悉,在此之前,研究人員還針對流感病毒 H3N2 以及常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微生物開展了測試工作,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借用 “果木嫁接”概念,實現安全性、耐用性和廣譜抗菌三大特征
與傳統的面料功能性改造方法不同,該團隊采用電子束接枝改性技術來完成抗病毒抗菌的功能處理,其關鍵在于讓纖維大分子與功能分子之間完全形成牢固的共價鍵鏈接。
這里的高分子化學術語“接枝改性”,其實是借用了園藝學中的“果木嫁接”概念。通過果木嫁接技術,人們可以把兩個品種不同的植株結合起來,獲得新的優勢互補植株;而接枝改性就是在分子層面進行果木嫁接,先利用電子束來切開纖維素大分子,再將若干個功能分子枝杈“武裝”到這個纖維素大分子上。
該團隊表示,其提出的電子束接枝改性技術具有安全性、耐用性和廣譜抗菌三個特征。
首先,安全性不僅是抗菌抗病毒材料使用的大前提,也是實現耐用和廣譜抗菌兩方面的重要前提,因此最受研究人員關注。他們將抗菌抗病毒分子與主干分子通過共價鍵完全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分子層面的復合紡織面料,使得功能分子不會在洗滌過程中從纖維素大分子上脫落下來,也幾乎不會進入人體。同時,這也是以傳統技術路線制備的抗菌抗病毒材料難以解決的問題之一。
其次是耐用性,由于抗菌抗病毒功能分子與纖維素大分子融為一體,直至整個大分子徹底分解才會脫落下來,該電子束接枝改性紡織面料洗 150 次還能保持原有性能,大大超過了工業上對抗菌紡織品耐洗 50 次的要求。
最后是廣譜抗菌方面。作為一種包膜病毒,新型冠狀病毒由蛋白質突刺、包膜與遺傳物質三部分構成,只要破壞其中任一結構,就可使該病毒失去傳染力。這項技術的作用機制是破壞包膜,不會因蛋白質突刺和遺傳物質變化而被影響,因此可以殺死各類新型冠狀病毒毒株。
另外,從原理上看,這項技術對各種有包膜的病毒和有細胞膜的細菌等都是有效的,最新出現的猴痘病毒以及令人聞之色變的埃博拉病毒均屬于包膜類病毒。
始于 20 年研究積累,選中季銨鹽為功能分子開展研究
據了解,李景燁研究員從 20 年前在日本早稻田大學做博士后期間起,就開始從事高分子材料接枝改性研究,把這項技術與紡織品領域的應用相結合也有 13 年左右的研究積累。2014 年,他曾帶領團隊利用接枝技術進行抗菌紡織品的研究,并花了兩三年時間把接枝技術所制備功能紡織品的安全性、耐用性和廣譜性這三大特點驗證了一遍。然而,由于市場對于抗菌產品的接受度不高,且電子束接枝技術和相應設備在紡織行業沒有應用先例,他們在這一年的研究沒有能夠走到最后。
2020 年新冠疫情開始后,該團隊再次將目光放到抗病毒這件事上。但當時大家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認識都不夠深入、對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方式的認識也不全面,他們這時采取的還是持續關注和學習的態度。
隨著新冠疫情的持續,研究人員逐漸明確了新型冠狀病毒等包膜病毒的特性,決定將其在抗菌紡織品方面的技術經驗轉到抗病毒紡織品方面。在與多方接觸及交流后,最終他們通過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找到了對這項研究感興趣的合作方,并確定以市場化方式來開展此次合作研究。
圖 | 抗病毒棉布現場中試實驗情況
研究過程中,該團隊發現,抗菌和抗病毒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差異,抗病毒難度要比抗菌大一些,尤其是新型冠狀病毒。因此,他們選擇再次回到基礎,從消毒學的角度學習和篩選抗病毒分子結構,并基于季銨鹽型消毒劑重新設計同時達到消毒要求和滿足接枝改性技術要求的分子結構。
對此,李景燁研究員表示,他們之所以選中季銨鹽型消毒劑,一方面是因為季銨鹽安全穩定,沒有刺激性,另一方面是因為季銨鹽的化學結構豐富,且不同結構具有的特性也不同。
據悉,研究人員在設計出一系列季銨鹽功能分子結構后,從中篩選了具有潛在高效抗病毒性能的結構。接著才開始進行相應功能分子紡織品的接枝研究。
現可用于個人、醫院及酒店的紡織用品中,下一個目標是包裝材料
目前,該團隊將電子束接枝抗病毒抗菌紡織品推進到了面料功能化階段,后續想將面料做成衣服、毛巾和床單被罩等實用產品,還需進一步與企業開展落地和推廣合作。這一過程中并不比技術研發容易,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的產學研一體化優勢在該研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據了解,在與多家上市企業接洽后,該團隊意識到,在這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中,兒童和老人更需要得到保護。為此,研究人員對廣東、浙江和福建等中國各大童裝生產基地作了充分詳盡的市場調研,并與深圳童裝行業里的頭部上市公司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和溝通,這不僅給他們的研發提供了有效的針對性思路,而且大大增強了團隊的信心。
此外,該團隊介紹,除個人與家庭用的紡織品外,其研究成果還能在醫院和酒店等特定場所中發揮極大作用。
一是醫院所用的專業紡織品,如病員服、病房的床單被罩以及醫護人員的白大褂等。該團隊所提出的抗病毒電子束接枝改性技術不但能夠滿足醫院在抗菌方面的需求,還可以填補其在院內紡織品方面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的空白。
二是酒店的布草,如毛巾和床單、被套等。疫情下,人員出入頻繁的酒店對于布草的更換與消毒有比較大的需求。如果在這類場所中大量使用廣譜抗菌抗病毒的紡織品,那么可以更大程度地保護入住人員的安全,同時還減輕了酒店后續的消毒壓力。
李景燁
研究員稱,基本上,這項技術可以對大多數天然及合成的有機高分子材料進行功能處理,從而賦予其表面抗病毒抗菌的性能,包括絕大多數材質的紡織品、皮革、塑料、木材等。不過,這超出了他們一個技術團隊所能了解的范圍,需要跟各行各業感興趣的合作者一起來開拓。
下一步,該團隊打算將其抗病毒接枝改性技術用于塑料袋等產品包裝材料上,以進一步幫助阻斷新冠疫情的傳播。需要注意的是,與紡織品不同,包裝材料通常是一次性使用,無需具備耐用性,但應當在成本進行一定的控制。
另外,李景燁研究員表示,電子束接枝是一個通用的技術,除抗菌抗病毒紡織品以外,其在紡織品領域還有應用面更廣、社會價值更大、經濟性也更顯著的研究方向。這也是他們更長遠的工作計劃。